不只是历史的温习
——读张炜儿童小说《狮子崖》
《狮子崖》(平装、精装)
张炜 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翻开张炜的儿童小说《狮子崖》,我们首先会感到一股不一样的气息扑面而来。它的语体、场景以及事件叙述的方式,很容易让我们发觉,这是一个不属于当下的童年故事。事实上,小说中频繁出现的诸如“阶级敌人”“革命同志”“忆苦会”“改造”“斗争”等一系列语汇及其所隐含的生活观念和逻辑,或许会令今天的许多孩子感到陌生乃至茫然——在我们的生活史上,曾经有那么一段时期,人们(包括孩子们)是用这样的方式说话,用这样的逻辑思考的吗?
然而,这段历史距离今天其实并不遥远。《狮子崖》成稿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那是一个从社会生活到文学话语都还笼罩在政治观念的绝对统摄之下的年代。我们看到,小说的主角林林,一个十三岁的少年,从一出场就背负着沉重的包袱。身为海洋科学家的爸爸在政治斗争中入狱去世,妈妈受到牵连,失去工作,带着他回到了海边的老家。即便在这里,母子俩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不敢有一点冒失”,因为阶级身份的问题,就连至亲的姨妈也把他们当敌人一般看待。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中,林林和小伙伴们全力投入到了一桩了不起的“事业”中:成立“海洋小组”,弄清国营育贝场丢失大花贝的真相。
(狮子崖内文插图)
他们研究琢磨大花贝的习性,还偷偷带上干粮工具,出海去追踪大花贝的“旅行路线”。在狮子崖上的勘查让林林们意外追踪到了一大片从育贝场“溜”出来的大花贝,并且意外地发现了“偷贝贼”的可能行踪。故事的结尾,孩子们既收获了科学知识和冒险的乐趣,也协助大人们赢得了阶级斗争的又一次胜利。在记功嘉奖和表彰大会之后不久,林林父亲的冤案得以平反。至此,林林和妈妈终于被包括姨妈在内的阶级大家庭所完全接纳,故事到这里也圆满结束。
对于今天的小读者们而言,阅读这样挟带着阶级斗争“火药味”往前行走的故事,难免会产生心理和情感上的各种“磕绊”,因为从那时候到今天,在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我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许多重大的转变,以至于由今日回头过去,真有恍如隔世之感。但这“磕绊”或许也正是这部儿童小说价值的一种特殊体现。诚如作家回顾自己的这部少作时所说,“让今天的少年通过它了解20世纪的生活,将今天与昨天两相对照,可能也是极有意义的”。显然,这里的“意义”远不是简单的历史温习或“忆苦思甜”,而是让我们在历史的温习中进一步理解,今天的生活并非理所当然,它曾经是从那样一个扭曲的时代中努力挣扎和脱胎而出的。认识并记住这段非常态的历史,会让我们更懂得明辨当下生活的意义和方向。
从这个角度说,《狮子崖》是一本适合成人与孩子共读的作品。许多历史的背景需要在共读中由成人解释给孩子,而解释的过程本身对于今天的许多成人来说,或许也是一次必要的回顾。
当然,我们也会发现,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吸引童年的某些内容是永恒的。比如令人好奇的秘密,充满刺激的探险,等等。小说开头,尽管是在典型的现实主义叙事语境下,读者仍然被带进了一种不无神秘的故事氛围里。那是透过孩子的视角看待生活而必然会赋予它的奇妙气息。不论是卢叔口中狮子崖上的“妖怪”,还是大花贝无故失踪的“秘密”,听在孩子耳中,都引发着诱人的神思。与大花贝有关的那个凄美的爱情传说,进一步增添了这则现实生活故事里难得的浪漫气息。
(狮子崖内文插图)
或许可以说,在童年的身上,存在着一种将生活浪漫化的本能。这使得这部围绕着“阶级斗争”的主轴展开的故事,因为有了童年的参与,在某种程度上依然保留着一份生活的单纯美感。如果我们暂时抛开小说中带有鲜明成人视角和成人话语烙印的那些叙事内容,而把目光专注于其中从儿童视角(主要是林林的视角)出发得以建构的那部分叙述,我们会看到,非常态的政治斗争退到了隐约的背景上,凸显出来的是经由童年目光过滤后的生活的日常气息与温暖人情。看到狮子崖海底的大花贝,林林的第一想法是,这些传说中由海神的女儿化身而成的大花贝,“它们把狮子崖当成了英俊青年的那个岛,它们来找他了……”无怪乎小说在当年投稿之初,会因“火药味不浓”遭到退稿。从这不够浓烈的火药味中透出的日常生活和人情的缝隙,也许恰好透露了那个年代里十分稀有的一种审美的本能。
我想说,这种本能不属于那个时代,但肯定属于童年,属于刚刚开始文学写作生涯的年轻的张炜。
2016年7月2日于红楼